中國隊球員廖三寧(上)在比賽中上籃。新華社記者 王東震攝
黃江惟
當終場哨聲為亞洲杯決賽畫上句號,胡明軒低頭走向場邊的身影與主教練郭士強張開的雙臂形成動人畫面。這支以年輕隊員為主體的中國男籃,雖以一分之差惜敗澳大利亞收獲亞軍,卻用整個賽事的表現詮釋了“團結、無私、信心、有愛”的精神內核。他們踐行著上下一條心的信念,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籃球的韌性與希望。
團結一心打開破局之路
出征亞洲杯前,7名隊員缺陣、9名新人首次參加亞洲杯的消息讓外界給這支隊伍貼上“練兵”標簽。但中國男籃將12名隊員擰成一股繩,為國而戰四個字被牢牢嵌入教練員和隊員的心中。中國籃協主席郭振明表示:“隊伍在這屆比賽中展現出了可喜變化,拼勁、作風、斗志值得肯定。但也須清醒認識到,此次亞洲杯征程面臨不少困難,賽后仍需深刻總結,繼續查找問題短板。”
這份信念在賽場轉化為破局力量。高詩巖雖出場時間不算多,卻成為隊伍中貢獻值突出的一員。他在場時,中國男籃總能拉開比分,無論是關鍵搶斷,還是用積極表現打亂對方節奏、干擾對手心態,都為團隊帶來顯著助力。
淘汰賽對陣韓國隊,面對此前單場投進22記三分球的對手,全體隊員將主教練定下的“死磕防守”策略貫徹到底。郭士強賽后激動地表示:“執教這么多年,從沒讓韓國隊三分球只進3個,這是團隊執行力的勝利!”
半決賽擊敗新西蘭隊一役,更成為信念的試金石。這支中國隊面對多年未勝的對手,始終穩定輸出,甚至超常發揮。郭振明動情地說:“中國男籃小伙子們把所有努力都做到了極致,這淚水里有委屈,更有驕傲。”當終場哨聲響起,隊員們聽著現場球迷高唱《歌唱祖國》,廖三寧感慨:“那一刻身上起了雞皮疙瘩,終于明白什么叫為國爭光。”這一刻,隊伍里的每個人都像發光體,他們所有的努力、心血與汗水都沒有白流,終于證明了自己。
“全國一盤棋”生動實踐
“12個人像一個人在戰斗”,這是對新一屆中國男籃最貼切的評價。此次前往沙特的運動員、教練組及保障團隊成員共34人,其中黨員有14人,男籃國家隊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成為團隊凝聚力量的核心。這種凝聚力還源自細節,郭士強每天提前到場準備訓練,賽后帶領教練組復盤至深夜,用行動詮釋“我要求你們的,我肯定做到”。他與助理教練們將關愛融入團隊建設的每個環節,讓隊伍始終充滿溫暖。
決賽前因場地受限,教練組在酒店大廳用膠帶貼出籃球場,抓緊每分每秒演練決賽與澳大利亞隊的戰術。“只有你們進決賽,錄像分析師才能休息。”這句動員讓隊員們鉚足干勁。正如余嘉豪所說:“郭導從訓練到生活都抓得極細,我們12人目標一致,這就是團結的密碼。”
幕后團隊的付出彰顯舉國體制優勢。醫療組每天工作至凌晨,確保12名隊員全員健康戰至最后一場;錄像分析師在沙特19天未出酒店,剪出各個潛在對手戰術錄像,直到決賽才首次走進賽場。郭士強動容地說:“這些幕后英雄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銀牌里有他們的份額。”天津隊在集訓期間派隊模擬對手,各省區市體育局、俱樂部全力支持,印證了全國籃球系統上下凝聚共識的力量。
年輕脊梁淬火蝶變
“這次最珍貴的不是銀牌,是年輕隊員的成長。”郭士強道出此次征程的深意。程帥澎首次首發因過于興奮出現失誤而自責時,郭士強的一句“犯錯不可怕,怕的是不敢再拼”讓他重拾信心。
隊伍中,年長隊員如雷蒙,雖比年輕隊員大了十歲,卻從不擺資格,而是主動發揮傳幫帶作用。隊長趙睿每次賽前召集隊員圍圈加油,并提醒細節。胡金秋眉骨受傷后說:“這點傷不算啥,想想前輩們怎么拼的。”決賽最后一投未中,胡明軒低頭不語,郭士強第一個擁抱他,“戰術執行到位了,你們就是英雄。”
賽場上,隊員間的互助無處不在。王俊杰進攻端有精彩表現,即便偶爾出現失誤,其他隊員也會及時補位,沒人會指責抱怨,反而會主動鼓勵,“沒事,下次注意就好。”這種充滿愛的氛圍,讓年輕隊員和老隊員都在集體中感受到了溫暖與力量。
國際籃聯和亞籃聯官員的評價印證了蝶變,“這支中國隊不一樣了,他們在膠著時刻的反超能力讓人敬佩。”從小組賽的緊張到淘汰賽的果敢,年輕隊員用行動回應質疑。郭振明說:“對手的認可讓我們收獲信心,與澳大利亞隊的決賽也讓我們看到,在頂尖賽場拼到最后一刻,每一分都需要更扎實的積累。”
重整行裝再赴新程
“今天的遺憾,是明天的序章。”這枚亞洲杯的銀牌雖有遺憾,但也極具分量——擊敗世界排名更高的新西蘭隊,限制韓國隊僅中3個三分球,年輕隊員在硬仗中完成蝶變。整個征程蕩氣回腸,他們用實力證明自己值得被尊重、信任與熱愛,沒有辜負期待。
未來,中國男籃將持續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加強黨建引領,推動更多教練、球員“走出去”。郭士強結束休假后即將赴海外交流學習,他說:“過去丟掉的榮譽,要通過一場場勝利贏回來。”余嘉豪即將踏上西班牙聯賽征程,他的目標與全隊一致,“希望國家隊重返奧運賽場。”
從沙特賽場的淚光到國旗前的肅穆,從膠帶畫就的訓練場到全國球迷的吶喊,中國男籃的亞洲杯征程是一次精神淬火。郭振明表示:“這枚銀牌里,有每一個籃球人的汗水,更有整個國家的力量——這,就是中國籃球的底氣。”
審核:張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