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輝
進入暑期,全國多地持續高溫,隨之各地的游泳培訓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成都家長凌晨5點排隊搶課、新疆奎屯游泳教練日均工作10小時、威海泳池單日開課12節仍供不應求……這場由高溫、政策與消費升級共同催生的游泳熱正席卷全國。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少兒游泳培訓市場規模就已達65.1億元,其中暑期營收占比超40%。
需求爆發:全民搶課背后的多重推力
進入夏季,極熱天氣下的游泳培訓供需矛盾尤為突出。成都市猛追灣游泳場暑期班1769個名額首日即告售罄,部分家長提前兩個月排隊占位;新疆奎屯市游泳館教練芳芳介紹,今年參加培訓課人數較去年有大幅增長,日均教學時長達10小時,杭州、南昌等地亦普遍出現“一課難求”現象。
政策驅動成為游泳培訓需求的核心引擎。江西省南昌市將游泳納入中考體育項目后,該市西湖區12個游泳場所培訓學員超5000人;成都市游泳運動管理中心數據顯示,2024年暑期當地俱樂部培訓人次突破30萬,同比增長25%,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安全教育需求則重塑游泳培訓消費邏輯。“與其擔心孩子偷偷玩水,不如系統學習自救技能”成為眾多家長共識。威海市體校按“15名學員配2名教練”的標準強化安全保障,湖南永州游泳館將踩水、漂浮等求生技能設為必修課,標志著行業從“單純玩水”向“生存技能培養”的升級。
服務迭代:課程革命中的質量升級
游泳培訓的分層教學體系加速落地。杭州某游泳館打造的“基礎班——提高班——特長班”三級課程模式獲得市場驗證,成都新辰體育等機構更推出“花游班”“競技苗子班”等進階課程,單節私教課價格達300至500元,滿足了青少年對于游泳培訓的多元化需求。
科技賦能則重構游泳培訓教學場景。上海市黃浦區引入的AI泳姿分析系統實現動作精準矯正。成都市嚴查教練員“救生員證+體育社會指導員證”雙證資質。
2025年暑期新增泳池中,裝配式泳池占比最高,裝配式技術實現“7天完工注水”,成本較傳統土建降低30%;北京水立方、深圳灣體育中心等標桿場館上線AI水質監測系統,實時追蹤6項核心指標,安全事故率降至0.03‰,運營成本大幅下降。
生態拓展:從單一培訓到千億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游泳培訓的服務邊界正向“體育+”多元場景延伸。游泳培訓的頭部機構將“游泳+體能+心理”三維課程占比提升至65%,VR溺水模擬訓練設備加速普及,小程序預約系統使游泳場館利用率大幅提升;“游泳+保險”組合產品滲透率達29%,通過雙險捆綁將客訴率降低52%,服務體驗持續優化。
商業價值在賽事與衍生領域全面釋放。“青少年游泳聯賽”商業價值突破億元,蒙牛等品牌贊助達3000萬級;與攜程、同程合作的“游泳夏令營”暑期預訂量同比激增220%;裝備端兒童智能泳鏡2024年銷量增長53%,嵌入式傳感器使數據采集成本下降60%,智能裝備加速普及。
在游泳培訓行業,資本與市場擴張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雙輪驅動力。2024年,該行業融資總額達到了43億元,其中73%的資金流向了數字化教學系統研發。成長蛙通過“直營+加盟”模式,在兩年內新增了287家門店,其下沉市場單店回報周期縮短至8個月。在跨境領域也取得了突破,TikTok Shop“游泳優選”店售出了價值1.3萬美元的侗布泳包,實現了非遺泳具出海的首單。
當泳池從單純的運動空間,演變為“培訓+科技+保險+賽事+零售”的超級入口,那條25米的泳道已悄然延伸為千億級“藍色產業鏈”,見證著游泳產業從傳統培訓向“體育+”生態的全面轉變。
審核:張素琦